課程名稱:薩提爾沙龍: 面貌舞會
課程講師:張璣如 老師
撰文者:鄭惠玲
我参加張璣如老師九月份的面貌舞會的課程,是在暑修二個月後,我期待已久的美好日常。這個課程每次都不一樣,真的很特別。在我看來,它一次比一次自由精彩。當然我體會最深的,是最後一次,因為我自願當主角。老實說,在準備的前一週,我感受到很大的壓力,因為6個特質的名額真的不夠用,我覺得我很多特質都很重要,感覺上,好像很多特質都擧手說〔我!我!選我〕,每次好不容易刪到剩6個,又立刻想到另一個特質是更重要的,於是又要再和自己爭辯,也就是說,我陷入<選擇困難症>當中。後來我只好排序,將最重要的排第一,最後刪掉第六位,才能加入新的特質。或將兩種特質合併到同一個角色中,才勉強解決問題。
在過程中,老師引導我看到咕嚕(囤積)這特質的優點,那使我收集知識,不斷成長,打破了我原來對它的負面觀點。
透過伙伴們的分享,我也看到我可以讓約書亞(信心的戰士)站在最前方,因為信仰使我更有力量。
也許在有些人眼中,無法了解為何我會有傑克凍人(憤怒和自我質疑)的特質,但也許是我太善變了,所以我真的搞不清楚我是誰?我活著是為什麼?似乎我的自我整合沒完成。目前為止,我一直都感受到有一個黑盒子,是我覺得很沈重的,常常擋在我與別人之間,在上上堂課程中老師請人演出那個歷程後,我回去和它談談,那個黑盒子告訴我:〔我只希望你不要怕我,只要把我當成一段普通的回憶就好了〕,如果喪失了某些重要的記憶,確實就不太完整,以至於我總是有些困惑的樣子,彷彿少了某片拼圖,就是不完整,但在最後,當我的六個特質都圍著我時,我感受到某種完整,我被圍在中間,和特質們緊密聯結,我感受到:我真的是它們的主人,而它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,它們可能影響人,而我也有選擇的自由,決定何時讓那個特質出來面對,我覺得更有彈性了!
我深深覺得,這個課程可以和內在家庭系統(IFS)合在一起學習,如果每個特質彼此間,有更多的對話和互動,將有更美好的聯結,也許可以探討單一事件時,要連合那些特質來因應,會更增實用性。謝謝璣如老師溫柔的帶領和肯定!
2025年課程報名連結:
10/20-11/10 薩提爾學習沙龍:面貌舞會(接納完整的自己)